接龙后的尴尬二
郑东新区文苑学校 王静
接着聊聊我遭遇无人问津后怎么接下来的家长帮扶工作吧!算了吧,既然我不受欢迎我干嘛还要自找没趣呢?和家长沟通费精力费时间不说,也不见得起到多少作用,我又何苦为难自己和他人,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心理,可我偏偏不是这样的人。家长越是不理我,说明家庭教育的问题越多,如果连最起码的重视和配合都没有,家校合力怎么可能形成?而这样的家长如何才能担当起自己的教育责任呢?当然这样的尴尬也可能暴露出当前我们教育人面临的问题,不仅有家长对教师信任的缺失,也包含着家长对学校教育期待值的降低,部分家长责任感的缺失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面。我绝不能袖手旁观,既然你们不回应,就不要怪我主动出击了。
对于第一个主动邀约我的一年级学生李XX的妈妈,在规定的时间内,我们接通了电话。将近一个多小时的谈话,让我了解到很多关于孩子的事情。这是5口之家,一共有三个孩子,这个李XX是男孩,上面有两个姐姐,妈妈是全职爸爸是司机,父母初中毕业,是周边的拆迁居民。孩子的大姐已经进入高校学习,二姐在龙子湖小学六年级,学习比较自觉,习惯很好,不用父母多操心,所以妈妈现在主要精力在老三身上,尤其是线上学习开始,看着孩子每天坐在屏幕前磨磨蹭蹭,心不在焉的学习,忍不住巴掌就扬起来。孩子每天的作业也不能很快完成,字写的也不规范,还经常看错题,整体出错率也比较高,成绩自然也不理想,每天的亲子阅读因为识字少,读书很慢也不理解故事意思,数学的口算题有些还需要伸手指才可以计算,感觉每天都是机械的重复,很被动的在学习。平时碰到熟人也不情愿打招呼,跟小区的同龄孩子交往不多,好像感兴趣的事情几乎没有,爸爸平时在家时间也不确定,也不懂得和孩子交流,妈妈说到最后声音就哽咽了......
其实孩子给家长带来的焦虑,已经是当前线上学习多数父母的真实写照,这个不难理解。但是李XX的家长好像不止这些,农村重男轻女的习俗在他们身上还是找到一些残留,家长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希望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可以让男孩为这个家光宗耀祖,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因为自己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又没有人可以求助,所以在看到我在钉钉群的接龙后就觉得这么好的机会,一定不能错过。明白了事情的原委,我更加认真的倾听她的诉求,我一边听一边帮她分析,不时纠正她对孩子一些错误的看法,在孩子的性格塑造上如何帮助,并在学习方法上给她进行详细的指导,像书写笔画的练习,先要观察字的结构,头脑中有这个字的大致样子,再下笔书写,刚开始会比较慢,但是对观察力和记忆力都会有改善;再如口算能力的提升,要想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快速提升,达到脱口而出,一定帮助孩子进行阶梯式的训练,而不是随意找几十道题来练习,先从5以内开始,摆实物练习分成、做游戏巩固算式,抢答得数来强化训练等,之后分别是6的练习,7的练习....每天30分钟足矣,一直把10以内的练习熟练,再开始9加几,8加几等等,最后才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训练,才能奠定一个扎实的计算基础;而对于英语每天听读坚持30分钟,语言环境也会逐渐形成,在培养孩子的语感方面也会有收获的;最后增强孩子的识字量,从身边的实物或是人物,也或是动作、表情等,把一些常见的、常用的字词找出来认读记忆,在分析字的形状或是理解词的意义中,孩子识字会更有趣,只要每周有计划每天有任务,你会发现不自觉中孩子的理解力也随着提升,而不是借助学过的拼音只是把某个字的读音读正确,当然识字多了之后,有些容易混淆的拼音竟然能借助字词分辨清楚。在孩子的交往中不要勉强他和熟人打招呼,而是要借助同伴的影响或是书中的人物事迹,真正愿意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家长也要增加和同学家长的互动,帮助孩子找朋友寻玩伴,爸爸不在家时,多和孩子视频电话联系,多肯定妈妈的付出,在家就多抽时间陪陪孩子锻炼,外出游玩等,培养小男子汉的责任感。
听了我对孩子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罗列出这么具体的做法,这位妈妈非常高兴,一再表示不辜负我的这番苦心,争取坚持下去看到孩子的转变。我庆幸这个平台的搭建,哪怕只是影响到一个人,后期我会针对孩子的表现再进行追踪跟进。接下来我要继续和其他家长的沟通,我又会遇到怎样的案例呢?呵呵下次再聊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1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