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视角下,英语教学居家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2020年的这个春天,注定是我们所有人记忆深刻的一段时光。教育遇见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也从一个人民教师变身为“十八线主播”,千人教育名家的培训也从线下“转战”到线上。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感触最多的就是丁玉海老师的讲座《混合式学习》,结合我校线上英语教学居家模式的思考与实践,与大家分享。

丁老师在报告中提到“所谓混合式学习就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当下我们“停课不停学”是特别时期的“无奈之举”,但这是一场挑战更是教育迭代的机遇,现在来回味丁老师的这句话,真得是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我们追求“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的课堂,在当下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实践。我从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组织、学习评价五个方面来谈。
(一)学习环境:教室VS家庭
在居家学习情境下,学校围墙被推倒,教室的物理空间被挪移分割为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居家场所,而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我们从以下3个思路展开教学:
1.明确要求,讲究礼仪
在上课前通过钉钉群发公告提醒,在每节课前播放一张PPT讲清楚上课要求,老师们每节课正装出镜,让线上课堂也充满了仪式感。
2.联盟家长,营造氛围
居家学习情境下,家庭更是成为教育“最基础组织细胞”。因为学科内容的限制,大部分家长可能辅导不了孩子,但是我们需要争取家长在其他方面的大力支持。
3.精准家访,以点带面
英语组老师每个人都开展了家访活动,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听取学生与家长对线上英语课的建议,改进自己的线上教学。
(二)学习资源:有限VS无限

在丁老师的报告中提到“基于资源的学习”,的确,在居家环境下,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明显增多了。面对互联网上海量的英语学习资源,如何进行校本化的使用呢?我们采用“五步走”的策略。
1.广撒网,筛选资源
关于英语教材的教学平台很多,特别是“当下疫情”这一真实的学习资源,更需要我们去挖掘学科的育人价值。我们进行了英语学习资源的广泛搜集,并在组内进行共享、研讨。
2.看学情,整合资源
基于学情、班情,我们将搜集到的资源进行整合,有取有舍。比如说本校三年级英语宋洁老师,精心制作了自然拼读专题教学课件,学生在线上集中学习了自然拼读。
3.巧直播,使用资源
我们线上英语课堂的直播形式有年级联播和班级直播两种。学习资源使用方式有插播名师微课和使用自制课件两种。使用名师微课的课堂,都会增加学习重难点的再次指导与强化。
4.升台阶,挖掘资源
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老师们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升级资源包”。因为疫情的原因,国内外的网站都免费开放了很多平时需要付费的学习资源。另外,结合现在全球疫情背景,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英文视频,把疫情当教材融入到英语教学中。
5.秀成果,创生资源
在现阶段,学习将变成师生、生生、家校等多群体共创的过程,因此,学生通过班级圈、班级群展示的学习成果,如视频、音频、手抄报、小作文都是学习资源。
(三)学习方式:单一VS多样
在这种教育背景下,我们的角色定位是不是也在变化?我们要开始走向“知识情境的策展人”和“学习行为的设计师”,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走向“任务式”“挑战式”。丁老师在报告中给了明确的讲解,如图所示:
给大家分享我们学校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个项目学习设计。我们设置了《病毒侦探》《游戏设计师》《时间局观察员》《口罩小史》四个子项目主题,内容有设计一个“入户自助消毒区”,把新冠病毒相关知识设计成游艺棋,合理分配你和家人的“宅家”时间,从口罩、病毒、消毒等热词中选择一个发布它的趣味小史。
我们英语学科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到这样的项目中,未来游戏化、场馆式、项目式为代表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将以任务与挑战的样态加速生长在校园中、课堂上、家庭里、社区中。
(四)学习组织:班集体VS自组织
在居家学习情境中,学生缺乏集体存在感,没有学习同伴,因此学习更需要跳出舒适区,走向自我约束,与团队伙伴的约定无疑能够帮助每一个孩子逐步走向更大程度的自我管理和自组织学习。
我们每周安排的都有英语早读,早读时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在班级和小组内进行,老师和每一个孩子都出镜,增强线上学习的真实感,增多学习的即时互动,营建同伴共学的氛围。能力强的学习小组组长还可以自己组织视频会议进行课文背诵的检查。
(五)学习评价:人工式VS智能化
相信大家已经能够很熟练地使用钉钉平台的家校本、班级圈等智能化评价工具,那么跟我们线上的人工式评价相比,学生和家长记录英语学习的过程,老师针对学习行为特征做出评价分析,最大化发挥评价的改进功能,进行精准的改进指导。
在翰林校区,三四年级的学生主动参与21天“每日英语听读”打卡,截至目前已上传两万多人次的听读语音,至少有将近四百名学生获得了“习惯养成”奖状。
这场疫情对于英语教学来讲,是挑战也是机遇,但是无论环境如何改变,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就一定能够营建面向未来的英语教学样态。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