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访“三劝斋”

作者:教育信息网 2020-04-23 浏览:484
导读: 初访“三劝斋” 受梁老师之邀,九军先生陪同,我有幸初访了极少人去的“三劝斋”。 “三劝斋”者,是梁老师的另一处画室也。所谓“三劝”,即劝孝,劝学,劝善。 一进门,我便惊呆了,屋内墙壁上挂满了作品,简直是一处书画展厅。 梁老师顾不上一路的奔波,也顾不得喝上一口水便指着屋门...

初访“三劝斋”

受梁老师之邀,九军先生陪同,我有幸初访了极少人去的“三劝斋”。

“三劝斋”者,是梁老师的另一处画室也。所谓“三劝”,即劝孝,劝学,劝善。

一进门,我便惊呆了,屋内墙壁上挂满了作品,简直是一处书画展厅。

梁老师顾不上一路的奔波,也顾不得喝上一口水便指着屋门口上方的匾额娓娓道来。

此匾,长方形框,黑底金字。“三劝斋”三个字醒目、严肃,下方题着劝学、劝孝、劝善及落款。

梁老师详细解说着“三劝斋”的来历及含义,脸上洋溢着微笑。我想或许是因这温文尔雅的名字吧,我细细的听,慢慢地品……

紧挨着门口靠南的墙壁上挂着一幅青虾图,据说是梁老的爱人所做,上面有梁老师“水清虾欢”的题字。一幅水墨的青虾图,或浓或淡的勾勒,九只青虾就跃然纸上。我不知此画有何深意,也没来得及请教,只觉得给人一种清新明快之感。

青虾图左面是梁老师红纸白字的金奖作品,和(he)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而自创的内容。

作品云:人不在貌,有为则行;年不再高,有德则名。斯是陋室,容身足用。藏书千余册,墨香醉宾朋。研讨皆挚友,往来礼丹青。可以评古今,论书风,无违心之寒暄,无职场之竞争。南下观画展,北上求书经。心里明,学无止境。

梁老师太过自谦,和这篇陋室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激励自己。这哪里是陋室嘛,明明是小型的书库,小型的展厅啊。

主人勤学有为,热情好客,喜欢与挚友谈古论今,吟诗作赋,这“陋室”无处不透着墨香、书韵和才情呢。优美的隶书,一笔一划都传递着主人对这所“陋室”的喜爱之情。我不住地点头,赞叹着隶书的艺术之美,惊叹着梁老师的文学之才,黙记着艺术家的谦逊之态……

正对着进户门的客厅墙壁上有五幅作品。正中间是一个“梦”字,两边对称挂着红纸白字书写的国庆楹联,再两边是粉底黑字的篆体,内容是两首古诗。其中“梦”的作品最为突出,仿佛是整个展厅的灵魂之作。黄纸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黑色的“梦”字,下方的小字题的是自己做的回文诗:人生在世须有梦,有梦才会有激情,激情燃烧化宏图,宏图大展谋人生。

梁老师激情的解说着,我也跟着默念着,思绪飞到了他的“三有堂”,想起了在那他说的“三有”。所谓“三有”是指“有情”、“有义”、“有为”。

他说年轻时就很喜欢书法,只是没有时间、没有条件去练习。退休以后,开始坚持练习。说人老了也要有为,活到老学到老,要做有意义的事。现在年已古稀,他却仍不辍笔。这不就是他退休后的梦想吗?至此,我才更深的理解了梁老师说的“三有”。

我们跟随梁老师的步伐从客厅到辗转茶室,从卧室又到卷藏室,步步有墨香,室室有珍品。

廊道中:自创梅花题字:何须夜探春消息,自由幽香梦里通。

中国梦楹联大赛作品,给辽宁号航母将士的寄语:立马昆仑看世界,浮舟沧海谋和平。

为女飞行员而创作的作品:胖妞长空走秀,蛟龙深海探奇。

母亲颂,淮阳传奇……

长卷藏室:兰亭序、幼学琼林、笠翁对韵、千字文,出师表……

最让我称奇的是为郑州国际茶博会所创的作品:煮沸丹江水,烹香五岳茶。笑迎天下客,陆羽乐开花。这幅作品,梁老师煞费苦心,用茶膏书就,独特新颖,开了以茶写作品的先河。

展开了一卷又,惊叹了一幕又一幕。我感着宣纸长卷之多,慨着绢书长卷之稀。惊着大典初稿之厚重(4728个字,333页),叹着书写之艰辛。

他书写的长卷加起来的长度,应该是国内长卷之最了,然而,梁老师并没有看重这些,不为名,不图利,为的是自己的快乐,人生的价值。

欣赏着一幅幅作品,和梁老师一起经历了每副作品的诞生过程,分享着这些故事带给我的快乐和新的认知。我徜徉在诗词歌赋的艺术和书法艺术的海洋中,被文学艺术陶醉了,被墨香艺术震撼了。

这个世界永远属于追梦的人,梁老师七旬仍有所梦,然而又有哪一个梦想能随随便便成真呢?

每写一幅长卷,梁老师都要做许多准备,买纸、划线、打格,誊写……完成整副作品需一气呵成,大约要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所以每每写长卷,他就叫爱人蒸上一两笼包子,然后把爱人撵走,一个人安静地呆在屋内,一周不出门,等写完一副长卷,满嘴都起了泡。

作为一个初访者,作品带给我的视觉盛宴让我震撼、难忘。然而梁老师带给我的谦逊低调的人生态度,生命不止学习不息的精神却值得我永久珍藏!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1817.html

添加回复: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