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一场必修课: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化
二七一幼/刘梦梦
不久前一个孩子不写作业,”逼迫“妈妈跳楼的新闻吸引我的关注:这是发生在河南平顶山的案列,一名母亲因为儿子无论如何都不写作业、管不住,自己一气之下,居然产生了要跳楼轻生的念头。最后经过消防人员七分钟苦口婆心的劝说,这位母亲才被扶了下来......
看到网友们也在慷慨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什么再不开学,家长都要疯了,什么鸡飞狗跳和母慈子孝只差一个作业的差距,什么棍棒底下出孝子,当然还有一些理智的家长发出这样情绪化的妈妈,能教育好孩子吗?底下回复有在认同这种说法,也在指责发声者没有体谅养育孩子的父母的艰辛.......
然而,我想说的是,父母有情绪化是很正常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碰到孩子一系列让我们抓狂、生气的行为表现,尤其是有时会冲撞到工作或生活上的压力,而这个时候极易会产生情绪化,对孩子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动作或语言。比如,打一顿、说一些不理智的话:你怎么这样笨、你能不能不要吵,去一边......,但是正如上诉真实的案列一样,我们理解父母的情绪化,而作为父母亦要学会正确处理这种负面的情绪化,这是一门必修课。情绪化、不理性的教育行为,有时候不但起不了作用,可能还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成为亲子之间的一大疙瘩。
如何调节情绪化并正确处理情绪化带来的后果呢?亲子作家蔡颖卿说过一句话:“稳定的情绪应该在一种深切的自我期待和诚恳的自我反省中慢慢学习养成。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期待和反省,我们慢慢就能以平和的情绪去和孩子沟通和互动了。”因此,我认为首先,父母要学会经常反思自己出现情绪化的源头。学会诚实面对自己内心,思考自己是因为什么导致自己情绪,因为工作不顺心,还是因为自己太劳累,还是因为孩子的“不听话”......其次,要学会疏导压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发泄口。比如父母要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孩子的问题,不要总一人承担,也可以多向朋友交流请教,也可以做一些寻找适合自己的理智发泄方式,如运动、独处、放声大叫......,最后,要学会及时为自己的情绪不当负责,如果因为工作的事情而无缘无故的迁怒或者忽视孩子,一定要再冷静过后坦诚的给孩子道歉,如果因为孩子的“不守规矩”而发了脾气,亦要在冷静过后坦诚的向孩子道歉,并说明自己的想法,可能自己处理不当,而对宝宝做了不好的事情,妈妈太爱宝宝了,接下来可为防止这类事情的再发生与孩子一起制定规则与条件,这样及解决了矛盾,也缓解拉近了亲子关系。
育儿名博王人平说过:“一个人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笃定,管得住自己的人是强大的。特别是作为父母和老师,一定要认识到,真正决定我们情绪的,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我们对孩子行为的理解、认知和评价。给孩子一个情绪稳定、理性自信的自己,不仅为构建良好的关系做了铺垫,也给孩子做了好的榜样示范。”总之,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正确处理自己情绪化的父母。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1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