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来了个大早,前往杜甫故里瞻仰。一路高速,到巩义东下高速,不到九点就到了杜甫故里景区。
这是第二次来杜甫故里,由于疫情的原因,今天景区人不多,刷卡、测体温、登记之后,就进景区了。景区修建的规模宏大,进入景区两边都是不同字体镌刻的杜诗,正对着大门有杜甫手握诗卷的大型塑像,和背后的笔架山遥相呼应。
近来,孩子背诵古诗,有好几首都是杜甫的;2017年暑假,带孩子去崂山,登到天苑,孩子还脱口说出来杜诗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18年,带孩子去成都首先去的就是杜甫草堂,看了我们郑州老乡当年在成都生活的地方,想了想哪些诗是在成都写的;游都江堰,在玉垒关前,我们还背诵了杜甫的《登楼》;前几天,看到新闻,CNN推出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更加萌发了再去杜甫故里瞻仰瞻仰的想法。
今天我们沿着万汇园、诗圣大道、诗圣堂、上院、杜公祠、壮游园、以及在长安、成都、夔州、病老湘江等园中景点,寻觅杜甫的的生活轨迹,一路观看。
孩子很惊讶——杜甫在外国那么多的人去学习去研究。孩子还看到:和杜甫同时代有那么多的有名诗人李白、高适、岑参等;杜甫青年时期三次远游,真是行万里路啊;杜甫的生活好艰辛啊,要“卖药于市”;杜甫的官职——左拾遗,是个从八品上的官职;经常背诵的《春望》是在被掳时写的等等。
孩子还不理解这么有名的诗人怎么会那么穷困?哈哈,留待以后自己理解吧!
当然,对我来时也是系统的了解了杜甫的生平事迹;等待下次,再去杜甫陵园参观瞻仰杜工部墓,表达对诗圣的敬意。
也真心希望,巩义借助杜甫故里和杜甫陵园打造我们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让成都杜甫草堂里面冯至那句话成为历史——“人们提到杜甫的时候,可以忽略了杜甫的生地和死地,却忘不了成都的草堂。”让人们提到杜甫的时候,不仅记得成都的草堂,更有他的出生地和归葬地——巩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1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