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赞多少钱?
一朋友打电话问我给孩子积赞可以兑换现金,一个赞多少钱?
宗翰听见了,我就笑问孩子:什么意见?孩子说:“没有固定多少钱一个赞,看那个东西的价值了。”
我和孩子还真没为一个赞多少钱而起冲突。孩子六七岁的时候开始学着积赞,跟孩子约定的是5个赞可以满足一个小愿望。(可以是5元以内的吃的玩的,孩子喜欢的。孩子没想着要变现成5元。)后来赞积得多了可以满足大愿望了,但也没说是多少钱的。主要看东西在孩子眼里的价值了。比如前段时间孩子看中了一个机械师的拼装,特别想买,张口就说60个赞。(花费89元)。出去玩耍的活动经费,100元20个赞,30个赞,40个赞也都兑过。
当然很多时候,孩子看中的,我不让孩子点赞,无条件买给他。
心中有爱,尊重孩子,把赞变成爱,而不把赞变成压力,孩子才心向往之吧。
2、我陪孩子的时间
晚上9点钟,亲子时光阅读时间,我跟一位妈妈说:“现在是陪我儿子的时间,你的问题我晚些时候回你。”然后把手机调静音(这几天的晚上遇到这种情况我都是这么做的)。
孩子笑道:“妈妈,要是总统找你,你怎么办?比如说习大大来了怎么办?”我笑道:“不论是总统还是习大大这个时间点找我,都没有陪我儿子重要。你老妈都会非常温柔地对他们说‘尊敬的总统先生,习主席,现在是陪我儿子的时间,请你们稍后。’” 母子俩相视,哈哈大笑。
想想能跟孩子这么毫无隔阂的相处不多了吧?
当我重视亲子时光的时候,才蓦然发现孩子能给我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3、看诺奖小说
晚上回到家,看到沙发上有三本诺奖小说。孩子笑说:“我今天看的。本来在看《哈利波特》,忽然想起来要看诺奖,就看了三本,结果其他啥事也没干成。”
4月中旬买了30本诺奖小说(很薄每本只有一百多页)。刚好孩子说五一想去打一天CS枪战(不出郑州)。我就说那你看看诺奖小说。孩子同意了,看了两天。孩子又看起了快餐类的小说。我发愁地跟先生抱怨:“说的要看诺奖,又不看了,五一还让他去打枪战吗?”先生说:“就让孩子没压力玩一天吧。不看就不看,他不看你也得让他玩吧。”
当孩子过来问我:“妈妈,我这两天没看诺奖,我还能去玩枪战吗?”我说:“你爸爸说了,玩枪战跟看书是两码事,你爸爸说得挺有道理的,是吗?”孩子说:“那等我想看的时候看,或者玩回来再看。”后来我也“想通”了,可以在亲子阅读时间陪孩子一起看诺奖小说。
没想到孩子断断续续已看了一二十本。今天又主动看了三本,我笑说:“你为了看诺奖,最喜欢的这本八路的《特种兵学校》还没看。听你说其他啥事没干成,好像有遗憾啊,看诺奖小说有压力?”
孩子笑:“没有,挺好看的。”
让孩子看有质量的书,也得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相信孩子,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孩子还是会朝着我们希望的那样去选择。
4、孩子被骂是傻子
孩子第一次做果冻,非常成功,他把果冻都倒到盘子里,又放上勺子,兴奋地给我们大家分吃。
公公婆婆嫌是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都说不吃。孩子笑着把公婆那一份端到公公的房间,对公公说:“你和你奶奶都少尝一点儿。”婆婆听了,知道是孩子一着急说错话了,哈哈大笑。公公却急眼了,生气地骂道:“谁奶奶?!你真是个傻子!”
孩子从公公房间出来,还是很平静,高兴地该吃吃该喝喝。
晚上睡觉前,我问孩子:“今天爷爷骂你是傻子,你心里是什么感受?你也没生气?”孩子笑道:“不值得生气。我不认为自己是傻子。”我赶紧给孩子记上一优点:被爷爷骂傻子不生气,内心强大,真是宽容大度的好孩子。
孩子笑:“今天我就三个优点啊。”
我笑说:“白天我不在家,你有什么优点,可以给我说,我再补上。”
孩子笑:“没有了,就这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育信息网,如有疑问,请联系(913415906)。
本文地址:http://www.longmaoba.com/post/21969.html